中国大历史 第十三章 蒙古人的插曲(4)

  胜取功全凭武力,并没有任何道义上的成分在。
  可是如此一来,他们便忽略了儒家政府潜在的基本原理。中国官僚政府诚然牵
  累多而功效少,有时尚且有马虎塞责,又有以伪善作口头禅的倾向,可是它必须应
  付成千上万的农民(他们是纳税人),所以政府必须清廉。传统中国对本人谦逊对
  人礼让的作风,足使很多争端无法启齿,且社会体制基于血缘关系构成,又有法律
  支撑,就用不着法理学上很多高深奥妙的原理,而牵涉到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了。
  政府授权于各家族,让他们教训管束自己的子弟,于是衙门减轻了本身的任务;各
  官僚在诗歌和哲学上才力充沛,也明知道他们的工作无须全部确凿切实,即司法也
  离不开相对的成分。由于他们不对各地区特殊的情形认真,所以他们总是可以用最
  低度的共通因素作为适用于全国的标准,因此整个文官组织的官位差不多都可以互
  相交换,而一个大帝国即可以用抽象的观念和意识形态治理。除了施政的风向得考
  虑,其他特殊的情事已无关宏旨。这种体制不好的地方容易被看穿,然则要改弦更
  张,既要对付中国广泛的疆域和内中各种复杂的情形,又受限于当日技术上能支持
  的程度(有如交通通讯),也就不合实际亦没有初看起来的容易了。
  中国在蒙古人统治时期又在技术上有了进展:造船技术达到了最高峰,直到15
  世纪中叶明朝时才开始衰退;中国很多桥梁,尤以在长江之南的,在碑镌上皆提及
  系元代所造;元朝开始由北京通南方的大运河,其河道中途通过高峰;日本的书刊
  与马可·波罗同样对元军所用的抛射榴弹和纵火炸弹表示印象深刻;郭守敬是天文
  学家、数学家和水力工程师,曾在忽必烈朝中服务,今日仍有人认为他是当时世界
  上科学家的最先驱,而元朝创业之主,也钦定编修《农桑辑要》,以后出版多次,
  公元1315年的印数更达一万部。书中有很多农具图解,看来与本世纪上半期在中国
  使用的仍是一般无二,而这中间已有了760多年的距离。此间也值得提出:元朝时的
  两种农作物——棉花与高粱,此时开始输入中国,它们对亿万中国人之衣食影响深
  切,至今已有好几个世纪。
  可是忽必烈和他的继承者,并没有创造一种社会环境去持续这种发展。他不愿
  接受儒教的首一地位,因为由他看来,儒教的出头等于中国人的出头;他治下人民
  不仅种族的来源不同,即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他企图找到一种精神上的信仰力量,
  足以全国通行。在他为中国之主以前,他曾央请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父替他召集
  “一百个精通基督之法的明哲之士”,只是我们无法确悉他是否一度考虑让全民都
  信基督教。但他接受喇嘛教,则无疑的有政治动机在。除了任命八思巴为“国师”
  之外,他也命令南宋在杭州降元的小皇帝和他的母亲同去西藏进修喇嘛教。虽说以
  后下落如何不见于经传,历史家却因这段记载推动了好奇心:要是这年幼的先朝旧
  主,虽退位仍有亡宋遗臣的爱戴,从此成了宗教领袖,回头又向异族入主之天子保
  佑祈福,这是何等高妙的如意算盘!可是我们也无法知悉这故事的下文了。
  八思巴虽为国师,他和喇嘛教给中国人的影响也和儒教给蒙古人西藏人的影响
  相似——鲜有功效。初浅看来,因果报应的观念,又纠缠着重生转世,足以将精神
  上的力量兑现而成为来生再世的威权,加上巫术式仪节,应当对不识字的中国农民
  极具魅力。可是要有政治上的功效,则必须政教合一,同时也要将中层的知识分子
  铲除。历史证明,这套作法只有在一个原始的经济圈内有效。中国的13世纪,已不
  适用于此种体制。
  忽必烈有意不让中国人的影响过于浓厚,于是向各方求才。聘任于政府的有波
  斯人、回纥人、东欧人等。一这些人统称“色目”。大概有“各色诸目”之意。不
  过整个说来他们影响并不过大。当中有好几个成为忽必烈的亲信,以后也遭杀身之
  祸。当左丞相阿合马(Ahmed Benaketi)被一个中国军官刺死时,元主将利客处死,
  可是后来为息众怒,他也以剖棺戮尸的办法对付阿合马。桑哥(Sangha)以平章政
  事(副丞相)仓库财物,因为群臣参劾,也被处死。两人都被控有罪,然则事后真
  相则是他们两人都企图扩充税收,增广财政范围,所以极不孚人望。因为元政府具
  有国际色彩,其组织极难控制。因此这两人的部属在都城之外“贪饕邀利”,事当
  有之。不过根据《元史》里面的纪载,文化上的隔阂,才是他们产生悲剧的原因。
友情链接:豆豆小说 - 豆豆小说阅读网 - 豆豆言情 - 猪猪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席绢 - Stock Analysis - 股票分析预测 - 豆豆股票分析
CopyRight © 2020 本作品由豆豆书库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