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 第九章 统一的途径(4)

  魏为高家所挟持,他们终取而代之,称为北齐(古代的齐国在东部);西魏为宇文
  家所得,他们所建的短命朝代为北周(周发于西部)。高家为汉族与鲜卑的混血,
  他们希望驯伏少数民族里的王公大人而又不得罪中土的士绅。宇文家兼匈奴和鲜卑
  的血统,他们也反对元宏的过度汉化,希望得到少数民族中之领导力量的支撑。
  实际上这种种举措已缺乏决定性的影响。当上端仍在酝酿之际,下层由拓跋民
  族造成的户口登记和税收政策已开始收效。于是全面征兵可付之实施。少数民族中
  的贵族原挟持着部落中的遗传力量,汉人世家乃集结多数的户口,也尽其力之所及,
  驾凌于地方。至此两方都失去了他们所能凭藉的力量,而无法左右全局。以上两种
  势力,应对过去三个半世纪的分裂局面负大部分责任。当他们的声势日渐凌夷之际,
  再造大帝国以官僚组织开管制之门,已为时不远。
  迈向统一的模式
  在这情形之下,西半部及较东半部占优势。宇文家族入据西安一带,仅始自公
  元530年,这地区向来容易接受草原地带的影响,其族以混血称。宇文氏乃称恢复元
  宏所取消鲜卑之复姓,但这地区本就缺乏如此姓氏,北周皇室乃以之赐于汉人,作
  为他们尽忠的酬报,也算一种光荣。只因为这一地区缺乏权势的集结,给北周相当
  的行动自由。此政权尚在西魏时,即已开始形成一种官僚组织,由一个学者苏绰主
  持.他的蓝本即为《周礼》,也就是利用间架性的设计自由创造。这也就是说,西
  部较少既有之权益足为中国再度统一之累。
  从拓跋国家的全部历史看来,我们也可以看出事势的发展具有某种定型:在统
  一的过程中,其决定性的力量由北至南,由西至东,亦即是从内陆经济较落后的地
  区吞并接近水道交通,内中人文因素较为复杂的地区。因其重点在均匀一致,组织
  上又要宽阔,于是鲜卑民族得以取得领导地位。只是一入洛阳,他们也建造高巍的
  楼台和富丽的花园。以我们今日的眼光看,我们用不着抄袭前人所言,认为骄奢淫
  佚必败人品德,只是从6世纪中国之再统一的立场上讲,元宏之汉化,使原有组织中
  的简单一致脱离掌握,而此时拓跋的领导集团仍应保持这种特色。
  杨坚掌握时势结束分裂
  6世纪中叶,无数的宫阙之变使上端来历纷坛的贵族整肃洁化。这和中国开始分
  裂的局面相较,可算是与以前的方针恰好相反。后汉覆亡前夕,地方政府失去掌握,
  影响到宫廷的不稳。此时趋向统一,地方的情形已相当的整体化,而要求上端的政
  府也采取流线型的一致,以便对帝国的统治具有实质作用。
  洞悉此中奥妙的人物乃是杨坚,他此时为隋国公,日后为隋朝创业之主。杨坚
  承袭父业,在北周朝中为有威权的武将,他的女儿已和宇文家里的继承人成婚。公
  元577年,他随着北周宇文家里的皇帝攻取北齐。一年之后皇帝驾崩,杨坚之婿以太
  子嗣位,此人也只活了两年。无人能够确定的说出此三年之内西安宫廷内的实况。
  是否杨坚因自卫而行动?或者是他的阴谋,志在将宇文家室斩断杀绝?事实上,他
  于公元581年宣布隋朝成立之前,北周宇文家59个王子皇孙均遭惨死。
  杨坚道地十足的有马基雅弗利的作风。他能因看到百姓的食物内杂糠渣而流泪:
  他的百官穿布制的袍服。他命令亲信以贿赂引诱自己手下的官僚,其中计者必死,
  如是在行动上有如今日美国所谓的“敲诈行动”(sting operations)。过去的历
  史家曾对此隋朝创业之主既褒且贬。他的残酷而兼带着道德的名分,在我们看来已
  不足为奇。此间我们将之提出,旨在揭示中国的再统一,需要重新制造出一种以纪
  律自重的官僚体制,其道路是多么的遥远。
  只有明白如此的背景我们才可看穿:一待基础具备,以军事行动达到统一的目
  的,并不十分难为。一种文官组织熟练于乡村的情况,可能在组织以农民为骨干的
  大部队时,尽其征集兵员筹备粮饷之能事。具备了如此的条件,再加以数目上的优
  势,胜利已在掌握中。公元577年年,北周动员15万人,逼诱齐军出战,双方交锋于
  今日山西临汾附近。虽说其间也穿插着部署与攻城情事,但其具决定性的战斗不过
  半日。当日近黄昏,东方的帝国已成往迹。杨坚之攻陈(此即南方宋齐梁陈四个朝
  代的最后一个)费时两个半月,时在588及589两年交会之间,据说用兵51.8万人。
  陈国始终只在建康(今日之南京)国都附近作象征式的抵抗,如此这般就结束了中
  国过去三个半世纪的分裂局面,恐怕连当日参战的人士,也不能看清幕后的各种玄
  机。
  
友情链接:豆豆小说 - 豆豆小说阅读网 - 豆豆言情 - 猪猪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席绢 - Stock Analysis - 股票分析预测 - 豆豆股票分析
CopyRight © 2020 本作品由豆豆书库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