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 第九章 统一的途径(1)

  正当五胡乱华,中原鼎沸之际,鲜卑拓跋氏也乘机进入长城以南,建立农业基
  地。淝水战后,拓跋珪成立北魏政权,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
  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
  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
  拓跋氏是一种鲜卑民族,他们在中国中世纪的统一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贡献。
  今日的学者尚不能完全确悉他们这一人种的源来。他们好像操初期的突厥语,可是
  其中也仍有初期的蒙文字语和初期的通古斯字语。有些中国历史家指出,他们在公
  元3世纪之末来到中国北边的时候,拓跋的部落才刚脱离原始的公社组织,他们仍旧
  没有居室,没有文字,没有法典,很可能在和中国商人接触之前,尚没有私人财产。
  拓跋民族和其他民族在公元2世纪由今日之东北向西南移动。公元258年,结盟
  的各部落在今日绥远的和林格尔集会,拓跋氏至此号称统率三十六部。在4世纪初期,
  他们夸称马上控弦之土20万,可是看来全部人口只60万,而很难能超过百万。310年,
  他们和晋朝的一位将领刘琨有了协定,后者需要他们的助力驱逐其他的部落,于是
  拓跋民族才开始拥有农业基地。
  拓跋氏建立北魏政权
  这胡汉的合作并没有成果,拓跋氏也暂时不见于经传。4世纪末,是氐、羌族出
  头的日子,他们征服了其他少数民族,拓跋氏亦在内。直到383年前秦领袖南攻东晋
  失败(淝水之战),拓跋民族才卷土重来,表彰其独立地位。386年,他们的领袖拓
  跋珪自称代王,以后又改为魏。魏乃周前初期的国名,这样的国名千百年后还要被
  很多此起彼伏的朝代抄袭沿用,主要是他们之所在承袭着昔日国家的地盘。有些类
  似的朝代袭用同一国名尚且前后重复。照着传统中国历史家的办法,我们即称这魏
  朝为“北魏”或“拓跋魏”。公元399年拓跋珪又径自升级称帝。他所创造的帝国共
  有12帝而连亘148年,直到534年分裂为东西两部为止。在这长期纷乱的期间,其影
  响所及尚且打破纪录。在历史上,这北魏或拓跋魏也不算在五胡十六国的十六国内。
  在初期建立帝国的时候,拓跋民族以其为少数民族而无悠长的文化传统,注重
  以俘获的人口加强其农业基础。公元391年,拓跋珪与匈奴一部作战大获全胜,北魏
  纪录称:获马30万匹,羊400万头。匈奴的领导人物及家属共5000人全部被处死,余
  剩的部落民众一律发配到黄河河曲今日之包头附近,强迫改作农民,土地和农具由
  国家配给。迄至5世纪,同样的办法也照样施于其他的部落。公元398年,拓跋氏又
  强迫迁徙高丽和慕容(也属鲜卑系)民众10万,以充实他们的京师(在今日山西大
  同),各人也配给耕牛农具。413年开拓大宁时,拓跋魏皇帝亲自督导。
  在京师附近,拓跋魏的领导阶层分为八部监督农业,其农场由国家经营。404年
  的官方文件称:当时的八部已无原有种族的界限;而440年的诏令,更指定有耕牛之
  户口,须将牛供无牛之家户利用,政府尚且规定后者以劳力偿付前者的办法。由此
  看来,如果其耕田人首先以国家农奴身份开始,不久即可逐渐取得小自耕农的身份。
  有些拓跋领袖之可成为大地主,并非不可能;只是证据具在,他们没有将国家地产
  之大部据为己有,也未将大量人口擅自改作佃农。
  事实上拓跋魏因能直接征税于农户,才逐渐将其统治权推及于一个广大的地区。
  最初其朝廷派遣军官登记归附的人口,暂时收取布匹以代替正规之赋税;至公元42
  6年才通令所有赋税全由州县官经手,其他的经理人众一律撤回。若不是那些可能从
  中作梗的人物,例如汉人之家族缙绅的势力及少数民族间之王公大臣,均已被解除
  威权,此项直接征税办法不可能付之实施。北魏5世纪的帝纪也记载着归附的户口,
  三千一处,五千三处,前后不绝。很显然的,后汉末年以来地方分权的趋势至此已
  被扭转。凡北魏不能以武力征服之处则从外加压力,使之归化。拓跋朝廷又能外御
  其他游牧民族如蠕蠕(柔然)的侵犯,内具恤灾救荒的资源,凡此都增加其本身之
友情链接:豆豆小说 - 豆豆小说阅读网 - 豆豆言情 - 猪猪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席绢 - Stock Analysis - 股票分析预测 - 豆豆股票分析
CopyRight © 2020 本作品由豆豆书库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