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 第十九章 百日维新、民国成立和五四运动(6)

  握。后者的分离从此具有永久性。外国的炮艇不断在中国内河航行。国际贸易由各
  大城市里的外国租界操纵,注重各色商人的短期利润,无视于中国的长期发展。出
  口物品以农业为主,进口货品主要针对新兴小市民阶级的嗜好与购买力。这批人士
  为数过少。他们的兴趣过于倾向于西方,因之不足以改变人口众多和带着大块陆地
  的中国之命运。
  以上各种情节与景象有如万花筒,只在半个世纪之后才显示了它们历史上的一
  贯生。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现代体制需要所有因素都能在数目
  字上管理。旧式的组织不以中央为各部分总和之代表,反倒以一种道德上的力量自
  居,将各部分牵扯出来,也将它们的力量视作彼此相等而互相抵消。于是全体都立
  于一种微妙平衡的局面里保持表面上的宁静。这种新旧之间的不相融洽已在民国成
  立时看出。所以帝制必须取消。根据过去的经验,坐在龙椅上的人物虽以道德号召,
  要不是以出卖旁人为习惯的老手,即是一个被人愚弄终身的小儿。况且皇权之极端
  与社会组织之无法妥协互相倚重。要不是有了这些原因,1911年的革命不可能如是
  侥幸成功,以后两次重建帝制图谋也不会失败那样厉害。
  可是向“负”的因素反抗,本身并不能立即成为“正”的力量。我们确定中国
  的问题适于英文constitutional一字的解说。可是Constitiution固然可以译作“宪
  法”,也可以解释而为一种品物之人身结构影响到它的性情、品格和行动范围。中
  国人历来以文人治国,过度重视constitution为一纸文书,签字盖章而庄严收藏者。
  而忽视constitution有似于我人天赋之性能。殊不知议会采一院制或两院制,行政
  权由总统或内阁掌握,当日所 写之宪法与下面一大群农村组织之关系极微,因为
  乡民的识字率一般认为只5%,农民只能集体指挥,而重要的统计尚付之阙如。传统
  的管制办法着重男人优于女人,年长的优于年幼,读书明理的优于目不识丁,这和
  全民投票的原则以及每一个人都有同等经济之机会不仅不相衔接,而且大相径庭。
  况且以千计的贞节牌坊,歌颂大人物丰功伟烈之神道碑,以及祠堂里的神位和乡祠
  里的偶象,代表着中国的大传统及小传统,过去统统有利行政之辅助工具,至今无
  一可资改造利用以增进民权,或者转变为多元社会之桥粱。更有甚者,1905年停科
  举,高层机构即政府衙门和低层机构,亦即乡村邻里对话交流的联络线,即因而截
  断。在这种情形之下,代议政治只是一种伪装,新成立之政党纵以不同的宗旨号召,
  当中无一可以切实代表各选区(Constituencies)。同时城市内新兴的市民阶级力
  量也过于低微。如果他确有能力决定全国的政治,一会向那方向动手。换言之,中
  国之现代化可能容易得多了,假使中国文化之发展一向与西方传统平行,那么人民
  之自由权(civil liberty)可因城市权(municipal franchise)发轫,以后普及
  于全民,或者有如日本,他们私人资本力量在德川幕府后期即已超过大名藩主的力
  量。
  我们读过无数记载,指出贿过,强制解散议会,或者公开违法的行动。可是在
  这段混淆的时代里,真正的悲剧是由军人出身的总统或总理执政,其为好人坏人不
  说,当中无一个可以成为实际之强人。他们缺乏效能的主因在于财政。民国成立,
  所接收过来的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国库。传统之收入大宗为土地税,可是这用以维持
  旧式之衙门,为数过少而且分布过广泛,不能算数。其他的收入又当作向外借款和
  赔偿军费的抵押品。对内发行公债则无人认购,于是只有向外举债一途。谁愿向中
  国放贷?无非受外国政府支持的银行集团。这样一来,中国的领导人看起来总是外
  国主子之工具而对自己本国人民跋扈嚣张。此中最好例子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所谓西原借款。此事因接洽之日而得名,外表上之目的在充实中国实力以便加入协
  约国赴欧参战,实际情形则利及接收款项的人物,他们对内倾轧而符合了日人的意
  向。
  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
  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可是这种办法全靠高级军官间的人
  身关系,也就很难在超出省区间的场合生效。于是“实力政治”(realPolitik)更
  进一步,阴谋与政变成为家常便饭,一切都带流动性。
友情链接:豆豆小说 - 豆豆小说阅读网 - 豆豆言情 - 猪猪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席绢 - Stock Analysis - 股票分析预测 - 豆豆股票分析
CopyRight © 2020 本作品由豆豆书库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