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 第十章 第二帝国:已有突破,但未竟事功(8)

  安禄山的叛变被敉平,他的儿子安庆绪和其他番将的变乱也终被解决。可是唐
  代朝廷从此未再重新掌握到过去所把持的中央威势。在剿荡以上叛变的时候,政府
  不能不倚重边区的杂牌队伍,有的算是中国人,有的则属于少数民族。实际这也是
  在小处一再隐忍妥协,而将问题延搁。只是安禄山和他的效尤者也无能力,甚至缺
  乏组织上的逻辑去推翻李唐政权,或者统一北方。唐代的后期可说生存在一种不稳
  的平衡之中。
  唐朝组织的基本法包括均田制,跟随着而来的租庸调税制和府兵并未明令废止,
  只是任之用进而废退。公元780年总算产生了一项新法规。所谓“两税”从现有的土
  地持有人手上征收,而放弃了有名无实的均田人户。这办法没有全国标准,中央政
  府不过将数额分配于各道(较以后之省为小,较州为大),责成地方官作内部分配。
  实际上全国三分之一的道,大多数在北方,从未缴税于中央。即是南方,缴纳的品
  物也采取一种进贡的形式,主要在使地方首长得到中枢的借重,而算不上执行国家
  权责。
  不稳定的平衡
  地方上各自为政的情形与以后150年共始终。可是这与第二帝国成立之前的分裂
  局面不同。华族大姓与上述的发展全不相关,舞台上主要的人物为军人,可是也没
  有继续不断的战事。叙述这段历史时,我们可以参考赖孝和(Edwin Reischauer)
  教授所说:“此中的情节必有相对性。”唐初的壮丽繁华经过夸张的铺陈;说到后
  期的凋零和败坏也可能说得过度。事实上地方分权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譬如
  说成德镇下辖4州,在今日河北之东南,即始终由同一个王家掌握超过100年,这就
  不是不稳定的征象了。魏博镇的何进滔于公元829年由军人推戴才由中央承认任节度
  使,下辖7州跨于今日河北河南之间。传统历史也说他深得民心,是以能将职位传至
  子孙。这种发展证实了一个亘古不变的一般原则:谁有能力征税,谁就能掌握税收
  所及的地区。这时候管理注重地方上的特殊情形,以代替由一种抽象观念组成的大
  帝国,其管制的范围缩小,行政的效率必较前提高。
  可是一个孱弱的中央,也有它的缺点。公元763年吐蕃入寇,在西安市掠夺;7
  65年他们又和回纥在郊外集结,准备再来一次洗劫。唐将郭子仪时年70,不顾本身
  危险,单骑无武装地来到回纥阵营之前。过去他曾率领唐帝国的少数民族部队,这
  次他也获得成功,他以口语重申中国天子“天可汗”的地位,使回纥首领再度罗拜
  称臣。回纥既已归服,吐蕃被孤立,只好拔营离去。在这情形之下,郭子仪个人的
  英勇受到崇拜,可是他的壮举与盛唐的情形比较已是今不如昔。试想初唐帝国借着
  一个异民族的力量压倒另一个,把自己的权威扩充到一千英里以上的国界边境外去,
  这已是无可比拟了。事实上自安禄山叛变之后,黄河上游以西的地区已永远被吐蕃
  占据,边境冲突也经常发生。787年的谈判失败之后,吐蕃部队俘获了一万多中国人
  交付与其部落为奴。当通过一段峡谷之前,这些吐蕃人让俘虏东向父母之乡辞别,
  史籍上提及有好几百人哭昏过去,也有不少人跳崖。唐朝又以和亲政策让家公主嫁
  与回纥酋领(如肃宗李亨之女宁国公主,宪宗李纯之女太和公主)。这几位年轻女
  人在胡人毳幔之下别唐使“悲啼眷慕”的事迹,至今读来令人心折。
  黄巢与民变
  9世纪内大规模的民变出现,当中最著名的乃是黄巢。虽说他的故事经过再三的
  讨论,我们对他的身世仍无定论。《旧唐书》和《新唐书》里面的两篇“黄巢传”,
  就有很大的出入。两传同叙他以贩盐为业,一传把他说得声望低微,好像走私负贩
友情链接:豆豆小说 - 豆豆小说阅读网 - 豆豆言情 - 猪猪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席绢 - Stock Analysis - 股票分析预测 - 豆豆股票分析
CopyRight © 2020 本作品由豆豆书库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