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 第二章 亚圣与始皇(1)

  前言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以封建方式制定了一种合乎当时农业扩张的统治形态,
  又以宗法制度使封建统治更加稳固。800年的统治中,影响之深远,常使历史学家难
  于区分,究竟某些特色是周朝的还是中国人的性格?
  说来也难于相信,从个人说辩的能力和长久的功效两方面讲,孟子在传统政治
  上的地位要超过孔子,虽说他受业于孔子孙子的门人,因之被中国的皇帝和文人尊
  为“亚圣”,亦即第二个圣人。威利(Arthur Waley)在他的杰作《中国古代的三
  种思想》中即以孟子代表儒家,和道家与法家对立。
  孟子的生卒日期不详,我们只知道他活跃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孟子》一书,
  是亚圣言行的纪录,其中最后一章,缕叙周朝立国后700年的事迹。他出生于山东之
  邹,在西安之东约700英里。
  孟子的政治观念
  孟子生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乱的时代。周朝的王室既已衰微,诸侯开始互
  相攻伐吞并,到最后只剩下一个秦国。当孟子在政坛活动的时候还有12国。他访问
  了当中的一国——齐。齐国的国王刚在军事上大获全胜,打败了北方的敌国——燕。
  他企图井吞燕国,又怕其他国家干涉。孟子没有在战略上或外交行动上给齐王任何
  吞并或是撤退的劝告。可是他倒主张尊重民意,因此他给读者的印象则是,可能时,
  他会让燕国国民自决。他在政治上不能接受现实也不能得到齐王朝廷的欢迎,于是
  只好前往其他国家,希望有机会效力,得以宣扬“王道”,可是毫无成果。
  然则最崇慕孟子的人也不能说他在提倡现代的民主。他所说:“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乃是针对以世袭贵族治理为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的政治体系而言。
  即算盂子有时候好像提及人民有一种“公意”,如果把这观念稍微延伸,好像可以
  视作“公众的权力”,可是他所谓的自决,绝不是毫无条件的自决。严格说来,其
  范围不外生存的权利。他在“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的文句里已经勾画着一
  个最低限度的保障。其提及生活程度,则以“五十可以衣帛,七十可以食肉”为标
  准。换言之,孟子之为政治思想家,着重“君子”对多数“小人”抱着恻隐之心,
  而不坚持本身之私利。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甚至以为这种悲夭悯人的心情出自人
  类的天性。
  值得注意的,乃是孟子和孔子一样,认为这种施政方针始自700年前的周文王。
  《孟子》一书与孔门子弟的《论语》同为君主时代的神圣经典,直到1905年文官考
  试制度停止之日,同为皇帝开科取士的不二法门,构成中国历史中持久不变的“茎
  干”。
  以人心维持政府这一观念,并无特别了不起之处,这观念也非中国人所独有,
  可是不论付诸实施与否,却被中国的统治者当作口头禅,前后宣唱达3000年,甚至
  成为公众生活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似其他国家的宪法情义。这样一来,这才
  值得注意了。如果说这是中国人的特征,也还未说尽此中的奥妙,因为其中尚有天
  候地理之因素在内。我们读《孟子》时,挑选某些章节和周朝立国后700年的事迹对
  照,则当中的关系更为明显。
  周民族的发展
  现存的资料不能使我们确定周民族的来源。他们留下来的一段简短传说,也和
友情链接:豆豆小说 - 豆豆小说阅读网 - 豆豆言情 - 猪猪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席绢 - Stock Analysis - 股票分析预测 - 豆豆股票分析
CopyRight © 2020 本作品由豆豆书库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