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 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1)

  ——中文版自序
  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
  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
  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
  nomics),而以内部较精密之观察有如涉及物价指数与商业周期等详情称为“微视
  经济学”(microeconomics)由来已久。亦从未有人出面自称为始作佣者。宏观与
  微观亦不过放宽视界与计及精微之不同。改称大小,转用于历史,显系模仿而非发
  明。
  至于我自己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倒确经过一
  段长期间的周折。
  大部原因出自命运之安排。我年轻时从军10年。解甲退伍之后,负笈于海外,
  可谓“学书未成先习剑,用剑无功再读书”。有了这样一段颠簸之经验。自己尚在
  憧憬于近身所见闻的事迹之真意义,而一旦授有学位,作为人师,在美国学子之前
  讲解中国历史,深觉得不能照教科书朗诵,尤其每次复习与考试之后,不免扪心自
  问;他们或她们须要理解井田制度到何程度?与他们日后立身处世有何用场?难道
  他们或她们必须知道与HanFei Tzu(韩非子)同受业者有Li Ssu(李斯)其人;他
  曾鼓励Shih-huang-ti(秦始皇)焚书,后又为宦官Chao Kao(赵高)所构杀?Emp
  ress Wu(女皇武则天)的一生事迹仅是“秽乱春宫”?对我的学生讲,除了用她与
  沙俄的Catherine the Great(凯瑟琳二世)比较;或与清朝的Empress Dowager
  (慈禧太后)比较,这段知识尚有何实用之处?
  当然我无从将数千年的历史内凡一人一时一事提出与今日之西方处处衔接,讲
  到午前之用场与黄昏之用处,提供建筑师与会计师应参考的地方,这样一来更感到
  综合的重要。
  在1960年代,我就觉得我们应当广泛的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
  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史与美国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
  才谈得上进一步的研究。
  其实我们自己对中国现代史的看法,亦复如此。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蒋介石、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看法亦无非出自个人之爱憎。可是他们代表广大的群众运动,所
  得的成果又大都已成为既成事实,不可逆转,那我们就应当考虑这些群众运动之积
  极性格及其前后连贯的出处,不能全以本人之恩怨当作历史之转折点了。
  1970年,我得到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的一笔研究费,前往麻省剑桥研究明代的
  财政税收,受费正清教授的督导。费教授对我个人和我家庭的善意照顾,我已在其
  他书刊里叙及。可是在治学方法上,我们却也有根本不能融洽之处。他重分析,我
  主张综合;他坚持以20年为研究的范围,我动辄牵涉一个世纪或一个朝代;他用演
  绎法,我用归纳法。后来《明代十六世纪之财政与税收》书成,未交哈佛出版,而
  送至英国剑桥付梓,不得已也。
  此中有一个明显的例子,作《财政与税收》时,我曾用明代方志39种,内中无
  不包括当日徭役税收的标准名词,有如“里甲”。“均徭”、“驿传”与“民壮”。
  如果用以分析,读者可以—眼看出当中毫无体系,可算杂乱丛芜,互相矛盾,我们
  可以斥之为官僚制度之无能.也可能责之为腐化。可是经过一段综合之后,所见又
  不同了。明代税收章程一方面包括着一种中央体制,一方面又顾及地方实况,内中
  有永久法则,亦有临时条款,总之即不明白区分,而系囫囵的套入,所以外表全国
  一致,实际当中则万别干差。因为如此,全朝代避免整体的改组而能支持276年。但
  是如此之中央管制产生一种负面作用:此体系不鼓励各地发展其特长,而制造一种
  人为的平衡。这种作用,是好是坏与我们今日所面临的问题仍然有关。所以历史学
  不专恃记忆,它本身也成为一种思维的方法。
友情链接:豆豆小说 - 豆豆小说阅读网 - 豆豆言情 - 猪猪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席绢 - Stock Analysis - 股票分析预测 - 豆豆股票分析
CopyRight © 2020 本作品由豆豆书库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