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辽太郎短篇作品 二军师(5)

  幸村这位战术家即使打野战也念念不忘运用城池战术。每个武将各有自己的战术特点,对幸村来说,利用城邑作战,可说是真田家的看家本领。
  这既是他的拿手,也是他的局限。
  “再说,”幸村又道:“大阪城与四天王寺,同处上町台的高地,其间距离不足八里,如若上奏恳请,主帅(丰臣秀赖)出阵是大有希望的。”
  幸村是这样盘算的:去四十里远的地方,太夫人想必不会同意,但如果出城只有八里来地,秀赖出阵当不无可能。
  主公出阵,士气必振。
  又兵卫的想法也一样。但是,才四十里远的地方,秀赖为什么就不能去呢?
  “金缨帅旗飘荡在小松山……”这是又兵卫心里描绘的理想决战图。秀赖的父亲,已故的秀吉年轻时在战场上常常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征服中原后,有驱驰在小田原、奥州、四国、九州等地,大军所到之处,总能看到他的帅旗。
  然而他的下一代,竟然到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境地!
  幸村和又兵卫都是翘楚百年的军师,可是,临阵商议起兵之事,尚须考虑主帅出城能走几里路这么个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正是这个城市的宿命。
  索性假定主帅不上阵,制定作战方案倒更来得便当。这样的话,当会长驱直进,一鼓占领小松山。
  “治长总管大人,”又兵卫仍然不肯放弃自己的方案,他打开一幅大地图,是特地让绘图师为这次会议画的。
  山脉、河流、村落、道路,分别用彩色标出,宛如从天上俯瞰大地一般,摄津、河内的地形,一目了然。
  “哦——”又兵卫准备周到,使群臣惊讶不已。
  “这是一带群山。”又兵卫的手指南北画了一条直线。自北向南并排耸立着生驹、信贵、二上、葛城、金刚诸峰,好似一道屏风,将大和和河内隔成二个天地。
  “敌军主力来自大和。”
  当然,他们必须越过这道屏风。尽管有几处隘口可以过人,但是,可供大军通过的通道只有一条。
  面大和河又贯穿这条名叫“国分岭”的通道,敌军一定会沿着大和河而来。“国分”是这条通道上靠近河内的一个村名,古代曾是河内的首府。
  “言之有理。”有人赞许道。
  大军经过两山夹峙的隘口时,非得把队伍拉成条长蛇阵不可。
  又兵卫说:“能居高临下俯视这个隘口的便是小松山。将主力集中于小松山,即可将山下成单行缓缓而进的东军一一击溃。倘若令其进入河内的摄津大平原,则我方兵力势单力薄,将无能为力,”又兵卫抬起头来说:“其结果必败无疑。”
  “未必如此。”幸村说:“敌军是否从国分岭来尚不得而知,若是自北绕过生驹山麓前来进犯,小松山上的主力不仅无用武之处,大阪也如同一座空城,那才真是必败无疑。与其冒必败之险,毋宁将主力置于城郭附近的四天王寺,不论敌军来自何方,因离城不远,我军调遣自如,此实为万全之策。”
  治长的头脑混乱了,若论耍权术机谋,他还多少有点能耐,至于杀伐征战之事,却是一窍不通。这种时候,平庸的政治家,办法只有一个。他不考虑哪个方案能够获胜,却一味想方设法如何息事宁人。他只能居中调和,来一个折中妥协。
  “那么,这样办如何?”他讨好似地,眼光在幸村和又兵卫脸上来回溜了几转。
  “怎么办?”
  “妙注意哟。”治长双手握成拳头,右拳放在地图上小松山的位置,“又兵卫大人在此,如何?”然后又把左拳放在四天王寺一处,“左卫门佐大人则在此。”
  他居然把主要决战战场分为两地,将为数不多的兵力,一分为二,分别由两人指挥。他以为这样一来,岂不皆大欢喜!
  “不愧是总管大人!”太夫人夸奖道,“诚为高见,可依此而行!右大臣意下如何?”
  “高见高见!”秀赖控制不了自己的大嗓门,尖声地嚷道。
  “主公已经准奏哩!”治长得意洋洋地看着两将。
  幸村和又兵卫两人茫然不知所措。双方谁都不满意这个折中方案。这么做只有更加突出各自方案中的缺点。
  小松山分兵五万。
  四天王寺口分兵五万。
友情链接:豆豆小说 - 豆豆小说阅读网 - 豆豆言情 - 猪猪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席绢 - Stock Analysis - 股票分析预测 - 豆豆股票分析
CopyRight © 2020 本作品由豆豆书库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