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背叛的遗嘱 第35章

  五
  这也是,我前面已谈到,雅那切克的情况。麦克斯·布洛德为他的服务和为卡夫卡的服务一样:有着无私的热情。我们应给他这个荣誉:他服务于两个在我诞生的国家里从未生活过的伟大艺术家:卡夫卡和雅那切克;两人都被错误地认识;两个人的美学都让人难以理解;两个人都是其社会环境之小的受害者。布拉格对于卡夫卡意味着一个巨大的缺陷,他在那里与德国文化与出版界相隔绝,这对于他是致命的。他的出版商们很少关照这个作者,对于他个人,他们所知几乎没有,约齐姆·安塞尔德(JOACHYMUNSELD),一位德国大出版社之子,就这一问题写了一本书,并提出这才是卡夫卡不去完成最可能的原因(我认为这个想法非常现实),没有任何人向他要的小说之原因。因为如果一个作者没有出版自己手稿的具体前景,那么没有任何事可以触动他作最终的修改,什么也不能阻止他暂时把它搁置一边并去做另一件事。
  对于德国人,布拉格只是一个省地城市,如同波尔诺对于捷克人一样。两个人,卡夫卡和雅那切克,因而都是省地人。卡夫卡所在城市的人们对于他是异乡人,他几乎不为人知,而雅那切克在同一地,则被同胞们视为微不足道。
  谁要想理解卡夫卡学创始人在美学上的无能,那就应该读一下关于雅那切克的专著。极为热情的论述,它毫无疑问给被误解的大师以很多帮助。但是,它是如此缺乏份量!如此天真!有许多大字眼儿:宇宙的、爱情、同情、被侮辱和被损害、天神般的音乐、极为敏感的灵魂、温柔的灵魂、梦想者的灵魂,然而却没有任何结构分析,没有做任何尝试去捉住雅那切克音乐的具体的美学。布尔诺深知布拉格音乐界对于这个省地作曲家的憎恨,他想证明雅那切克属于民族的传统,他完全可以与捷克民族意识形态的偶像,最伟大的斯美塔那并驾齐驱。他被这场捷克的、省地性的、被局限的论战缠到这种地步,以致于世界的全部音乐却从他的书中逃脱掉了,所有时期的所有作曲家只有斯美塔那在其中被提到。
  啊!麦克斯,麦克斯!永远不要急于跑到敌方的地盘上去。在那里,你找到的只有敌对的人群,出卖自己的仲裁者。布洛德没有利用他的非捷克人地位把雅那切克移到大背景之中,即欧洲音乐的宇宙背景下,唯一的使雅温柔的灵魂、梦想者的灵魂,然而却没有任何结构分析,没有做任何尝试去捉住雅那切克音乐的具体的美学。布尔诺深知布拉格音乐界对于这个省地作曲家的憎恨,他想证明雅那切克属于民族的传统,他完全可以与捷克民族意识形态的偶像,最伟大的斯美塔那并驾齐驱。他被这场捷克的、省地性的、被局限的论战缠到这种地步,以致于世界的全部音乐却从他的书中逃脱掉了,所有时期的所有作曲家只有斯美塔那在其中被提到。
  啊!麦克斯,麦克斯!永远不要急于跑到敌方的地盘上去。在那里,你找到的只有敌对的人群,出卖自己的仲裁者。布洛德没有利用他的非捷克人地位把雅那切克移到大背景之中,即欧洲音乐的宇宙背景下,唯一的使雅那切克可被捍卫和被理解的环境,布洛德把他重新关闭在民族的地平线,使他与现代音乐分离,因此而封死了他的孤立。最早的解释可以适合一部作品,以后它便再也不能摆脱它们。布洛德的思想永远可以在所有关于卡夫卡的论述中见其痕迹,雅那切克也会永远地受到同胞们使他蒙受、布洛德给他确认的被省地化的痛苦。
  谜一样的布洛德。他爱雅那切克;没有任何不可告人的打算支使他只有正义的精神;他爱他,为他的基本,他的艺术。但是这一艺术,他并不理解。
  我永远搞不透布洛德这个谜。还有卡夫卡?他对此怎么想?在1911年的日记中,他讲到:有一天,他们两人一起去看一位立体派画家诺瓦克(WILLINOWAK),画家刚刚完成一组布洛德的肖像石版画;它们是以人们所了解的毕加索的手法而作,第一幅是忠实的,而其他的,卡夫卡说,都离模特越来越远,最后成了极端的抽象。布洛德当时颇有难色;他不喜欢这些画,除去第一幅现实主义的,它反倒让他非常喜欢,因为,卡夫卡以一种温和的讽刺记载,“除去它的相似之外,人的嘴周围和眼睛周围带有高贵和平静的意味”。
  布洛德对立体派理解之差与他对卡夫卡和雅那切克的理解之差是相同的。布洛德尽一切让他们摆脱他们在社会方面的与世隔绝,这样的做法却在同时确认他们美学上的孤独,因为他对他们的忠诚对于他们意味着:即便是这个热爱他们,因而也是最努力准备去理解他们的人,对于他们的艺术也是陌生的。
  六
  我一直很惊奇卡夫卡的决定所引起的震惊,这个决定(被人声称的)是要毁掉他的全部作品。好像这样的一个决定一开始就是荒谬的。好像一位作家不可能有足够的理由,为他最后的旅行,随身带走他的作品。
  其实,作家可能在总结自己的时刻,发现他不爱自己的书,并且不想在自己身后留下这个记录他的失败、令他悲伤的纪念碑。我知道,我知道,你们会反对说他错了,他陷入了一种病态的精神沮丧。但是你们的劝告没有意义。在他自己那里,在他的作品那里的,是他而不是您,亲爱的!
  另外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作家总是喜欢他的作品但他不喜欢世界。他不能承受这个想法:把作品留在这里,任凭他认为可憎的未来去摆布。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作者始终喜欢他的作品但对世界的未来甚至不屑一顾;由于他自身对公众的经验,他懂得艺术之绝对虚荣(VANITASVANITATUM),不可避免的不理解是他的命运,他一生里受过不理解(不是被低估,我所说的不是爱虚荣的人),他不想在死后重受。(况且,可能仅仅是生命之短促阻碍艺术家们彻底理解他们工作的虚荣,并阻碍他们及时地组织忘却他们的作品和他们自己。)
  所有这些,难道不是些有价值的理由吗?是的。然而这并不是卡夫卡的理由:他意识到他所写的东西的价值,他没有对世界的公开反感,而且,由于过于年轻,几乎不为人知,他还没有与公众打交道的糟糕经验,几乎从未有过。
  七
  卡夫卡的遗嘱:并没有确切的法律意义上的遗嘱;事实上是两封私人通信;甚至不是真正的通信,因为它们从没有寄出。布洛德,作为卡夫卡的遗嘱执行人,于1924年他的朋友死后,在一个抽屉里找到了它们,和一堆其他的纸放在一起,一封用墨水写,折好并附有布洛德的地址;另一封,更加详细,用铅笔写成。在他的《〈审判〉第一版跋》中,布洛德解释道,“……在1921年,我对我的朋友说我曾写了一份遗嘱,其中我请求毁掉若干物件(DIESESUNDJENESVERNICHTEN),重新审阅别的,等等。这时,卡夫卡递给我人们后来在他的办公室找到的用墨水写的那页纸,对我说:‘我的遗嘱会非常简单:我请你烧毁一切。’我还能确切地记着我给他的回答:‘……我事先告诉你我不会这样做’”。通过这个回忆,布洛德说明违背朋友遗愿的道理。“卡夫卡,”他接着说,“懂得我对他写的每一个字的狂热崇拜”;所以他很明白我不会去服从他,所以他“本来可以去选择另一个遗嘱执行人,如果他自己的打算是严肃的无条件的最后决定。”然而是否这么肯定?在他自己的遗嘱里,布洛德要求卡夫卡“毁掉某些物件”;为什么卡夫卡没有认为向布洛德要求同样的帮助是正常的事?如果卡夫卡的确知道他不会被服从,为什么他还要用铅笔,在他们1921年谈话之后写第二封信,讲出和详细说明他的打算?暂且不谈这些,人们永远不知道这两位年轻朋友就这个话题谈了些什么,况且,这个题目对于他们不是最为紧急,从他们每个人来看,尤其是卡夫卡,他那时不能认为自己格外受到不朽的威胁。
  人们经常说:如果卡夫卡的确愿意毁掉他所写的,他本来可以自己去把它们毁掉。但是怎么毁掉?他的信由与他通信的人所占有(他本人没有保留任何他所收到的信件,至于日记,的确,他本来可以把它们毁掉。但是,那是些工作日记(与其说日记不如说笔记),他写作时它们对于他是有用的,而且他一直写到最后的日子。对于他的未完成的散文,人们也可以这样说。不可挽回的未完成,但它只是在人死的时候才是这样;在他的一生中,他总是有机会重新回到它们上面来,即使是一篇他认为失败的短篇小说,对于作家也不是无用,它可作为另一个短篇的素材,作家没有任何理由毁掉他所写的,只要他还不是奄奄一息。但到了奄奄一息之际,卡夫卡已不在他的家里,他在疗养地,并且不可能去毁掉任何东西,他只能倚赖一个朋友的帮助。由于没有很多朋友,由于最终只有一个,他便指望他了。
  人们还说:想毁掉自己的作品,这是个悲怆的举动。这样说来,不服从毁坏者,卡夫卡的意愿便成为对另一个卡夫卡,创造者,的忠诚。在这里,人们触及到围绕他的遗嘱的传说的最大谎言:卡夫卡不想毁掉他的作品。在第二封信里他解释得非常明确:“在我所写的所有东西中,有价值的(GELTEN)仅仅是这些书:《审判》,《司机》、《变形记》,《劳动教养营》,《乡村医生》,以及一个短篇《一名禁食冠军》。《沉思》的若干本可以留下来,我不想麻烦任何人把他们送去捣碎,但是什么都不要去重印。”因此,卡夫卡不仅没有否定他的作品,反之却对它作了一番总结,试图将应该留下来的(可以去重印的)和不符合他的要求的区分开来;一种忧伤,一片平静,但是无任何疯狂,无任何判断中的绝望所导致的盲目:他认为他的所有被印出的书都是有价值的,特殊例外的是他的第一本《沉思》,大概是认为他不成熟(很难对此表示反对)。他的拒绝并不自动包行所有没有发表的,因为他把短篇小说《一名禁食冠军》也放在“有价值”的作品之列,而在他写那封信的时候,这个短篇还只作为手稿而存在。之后,他又在那些作品中加入了另外三个短篇《第一的痛苦》,《一个小女人》,《女歌手约瑟芬》。为了把它们搞成一本书,他在疗养地,临死在床上所修改的正是这本书的清样;一个几乎悲怆的证明:卡夫卡与传说中的那个要毁掉其作品的作家毫无共同之处。
  希望毁掉的实际上只涉及两种文稿,被确定得十分清楚:
  首先,加以特殊强调的是:隐私的文稿:书信,日记。
  其次,他认为他没有能够写好的短篇和小说。
  八
  我看着一扇对面的窗户。傍晚时分,灯亮了。一个男人走进房间。低头在房里踱步;不时把手伸进头发里。突然,他发觉房间亮着灯,别人可以看见他。他用突然的动作,拉上窗帘。然而他并不是正在做伪钞票;他所要隐藏的除去他自己没有任何别的什么,他在房里走路的姿式,他的不修边幅的衣着,他的捋头发的姿式。他的舒适取决于他不被人看见的自由。
  害羞是现代时代的一个关键—定义。这个个人主义时代今天正以不被人察觉的方式远离我们;害羞,为保护私生活的表皮反射;为了在一个窗户上有一幅窗帘;为了强调写给A的信不让B看到。向成年过渡的一种基本情况,与家长的第一次冲突,是要求有一个抽屉保存自己的信和笔记本,要求有一个带钥匙的抽屉,通过羞怯的反抗,人们进入成年。
  古老的革命的乌托邦,法西斯的或共产主义的:没有秘密的生活,其中公共生活与私生活混为一体。普洛东珍爱的超现实主义梦想:玻璃房子,没有窗帘的房子,人们在众人眼皮底下生活。啊!透明的美!这一梦想唯一的成功实现:一个完全由警察控制的社会。
  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我讲到了这些:普罗扎卡(JANPROCHAZKA),布拉格之春的重要人物,在1968年俄国入侵之后,变成一个受高度监视的人。他那时经常与另一个知名反对派雪尼(VACLAVCERNY)教授往来,喜欢和他喝酒聊天。他们所有的谈话都被秘密录音,我怀疑两个朋友知道此事但毫不在乎。可是有一天,在1970年或是1971年,警察想破坏普罗扎卡的名声,把这些谈话用连播形式在电台上披露。从警察方面这是一个大胆的前所未有的举动。而且事实令人吃惊:它差一点儿成功;一下子,普罗扎卡已经名声败坏:因为,在知己之间,人们什么都说,说朋友坏话,说粗话,不正经,开低级玩笑,重复,用极端的东西震惊对方来开心,表露公开场合不能承认的异端思想,等等。当然,我们都有像普罗扎卡一样的行为,和知己在一起时,我们诋毁我们的朋友,说粗话;在私下与在公共场合表现不同是每一个人的最明显不过的经验,正是在这一经验上建立着个人的生活;奇怪的是,这种显而易见却仍然好像不被意识、不被承认,不断地被对玻璃房子的抒情梦遮住,它很少作为一种应该被捍卫的价值而被理解。所以人们只是逐渐地(因而以更大的愤怒)意识到真正令人发指的并不是普罗扎卡放肆的话,而是对他的生活的强奸;他们意识到(仿佛是受到震惊)私生活与公共生活是本质上不同的两个世界,尊重这一不同是人作为自由人生活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分离这两个世界的帷幕不可触摸,摘去帷幕的人是罪犯。由于摘帷幕者服务于一个被憎恨的制度,这些人便一致被视为尤其令人鄙视的罪犯。
  从这个布满麦克风的捷克斯洛伐克到了法国,我在一本杂志的头版看到了布莱尔(JACQUESBREL)①的一幅大照片,那时他的癌症已经恶化,在治病的医院门口他受到摄影记者的追逐,他用手遮住自己的脸。突然间,我感到碰见了同样的恶,使我逃离自己国家的正是这个恶,普罗扎卡的谈话用广播发表与一个即将死去的歌手遮掩自己的面孔,这在我看来属于同一世界;我想,透露他人的隐私,一旦成为习惯与规则,便使我们进入了一个时代,它的最大的赌注∶个人或脱生或消失。
  --------
  ①JACQUESBREL(BRUXELLES1929-BOBIGNY1978),比利时歌曲创作、编曲、演唱家。
友情链接:豆豆小说 - 豆豆小说阅读网 - 豆豆言情 - 猪猪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席绢 - Stock Analysis - 股票分析预测 - 豆豆股票分析
CopyRight © 2020 本作品由豆豆书库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