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飞龙 第十三章 深潭斩蛟(5)

  经过一阵冗长的呆望凝思,才向石壁走去。
  并且施展绝顶的轻功,从壁根直跃而起,一式“平地拔葱”,身形直上七八丈;同时,用脚尖一点壁间的藤萝枝叶,又拔起五六丈。
  如此三四次借力,一口气给他跃上二三十丈,停身在一根石松上;临风摇摆,轻松自然,好像这种罕见的身法仍未用出他的全力。
  石松侧面数尺,有一丛不知名的藤树,枝叶盘结,横宽近丈,从石缝中倒挂而下,垂着低檐。
  藤下覆有一洞,宽有七尺,刚才春风吹动藤树,使他发觉藤下有洞;认为此洞与水帘中的石洞必有关连,所以跃登石松上面,作一次实地观察。
  他在松树上细看一会,觉得洞口虽然不很大,确是经过人工修整的;不然,洞口岩石不会这样整齐平坦。
  因此,他即刻闪身入洞,并且摘下玄音玉箫,以防不测。
  他在洞口静立一阵,感到洞内空气无异,不可能有毒物存在。
  故即小心举步缓缓进内。
  洞内渐进渐黑,宽度也渐小;等他走完洞口光线可以照射的一段时,洞径已变成四五尺宽,必须躬身才能前进。
  并且,洞成右弯,洞底渐潮湿,洞径又逐渐扩大;渐渐地,他又可以直身而行。
  这一段路约有十多丈长,中间有几处石缝透光进来,尚可依稀辨认事物。
  不久,他到了洞径的尽头;一扇小小的石门出现在他面前。
  瀑布的响声也较前更为响亮。
  他在门口小立一会;挂好玉箫;开始轻轻推动石门。
  石门紧密异常,经他用了五成劲力推移,才慢慢向内启开;眼前一亮,出现一个两丈宽的石室。
  室内四壁箫条,只有右墙角上凿有石盆一个,宽有两尺,承接石缝中流出的清泉,汩汩溢渗入墙根;看样子是半属人工的厨房。
  室右又有小门,光线即从此处射来,清华在室内略一观察,便向右侧门进去。
  门内是个更大的石室,顶上有明珠一个,光芒四射,照得全室明亮,微红的石质,特别显得美丽!
  室内清爽干燥,石质光滑,似是全用人工开辟的;石桌、石凳。石床等物俱备齐全;石床上有骷髅一具,旁有宝剑一把和盈尺的玉盒一个。
  清华知是武林前辈的遗骨,即刻向前默祷行礼。
  然后捡起宝剑,拔出察看,“铮”然一声,剑泛绿光,尺寸适中,确是一支难得的宝剑。
  但是,他因为掂了“银钩”在身,故对这支宝剑的不凡,只有赞赏的意思,无占有的心理。所以,他只将宝剑拿在手中挥动一下。
  便用剑尖往石床一抵,像是测验剑锋锐利的程度。
  同时,他又自语道:“果然不错!就用它来挖坑罢!”
  并且转头四顾,欲找一块妥当的地方,埋葬床上的骨骸,以安死者的心。
  可是,全体光滑的石室,无法找到适合的地方。
  只得就在石床的侧边,蹲身用剑挖掘。
  只一会儿,便给他挖出个两三尺宽的深坑。
  他葬埋好骨骸以后,才将宝剑归鞘,坐在床上密看玉盒。
  这五盒制造很精美,费了他一阵思索,才在盒底找到启开的关钮,将它打开。
  盒内有素绢一幅和手录两本,折叠整齐,但手录的皮面破损,字迹模糊,录内的朱红圈要已显露在外,证明是年代久远的古物。
  他带着满怀喜悦,将素绢摊在石床上,细心地看下去。
  绢上是写道:
  “余峨嵋悠游子,喜山水之乐,故携剑遨游天下,浪迹多年,历遍名山大泽;后因发现此洞甚佳,遂定居潜修焉。
  “历时十载,余又游兴勃发,远走西南各地,尝尽蛮风瘴雨,终在罗浮之岿发现三盒所盛之(乾坤通化真解》秘本,喜欲携返此处,再作潜修。
  “孰料,途间不慎,邛崃派人士发现,剧斗之后,余刃其二,从其一,据云乃司徒印也。
  “余返此详细研阅,始悉‘乾坤真解’,乃罗浮双仙所留,全是夫妇合修之道。第因好奇心重,试依诀练之,一载之后,突飞猛进,精进惊人。
  “不幸走火入魔,终遭全毁,故于易席之前,书此以待有缘,愿来者依吾言行之,必有后福。
  “来人可葬余于此,将‘绿芒’剑携交敝派掌门;‘真解’即以相赠,以酬厚德。
  “如来者为吾佛道中人,则请将‘真解’探交劣徒白清夫妇亦可;切忌以寡居之身试习其中秘要;否则,速将蹈余覆辙,后悔不及矣!”
  清华看完以后,才知道是峨嵋前辈的自述及遗嘱,不禁自忖道:悠游子的道号极少听见,不知是峨嵋第几代传人?
  只有待探听明白后,方可依言行事。
  接着,他将悠游子的遗嘱放在“乾坤真解”盒内,揣入怀中;重新拿起宝剑,便欲沿原路出来。
  走了两步,忽又想道:水帘下的洞口,难道和这石室是不通的!不!一定是相通的,我要探个明白!
友情链接:豆豆小说 - 豆豆小说阅读网 - 豆豆言情 - 猪猪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席绢 - Stock Analysis - 股票分析预测 - 豆豆股票分析
CopyRight © 2020 本作品由豆豆书库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