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龙传 第四章 爱情预习(3)

  和尚领他穿过月洞门,来到一座禅堂般的建筑物外,道:"施主请进,方丈正恭候大驾。"
  四周林木参天,环境宁静幽美,不远处传来起伏有致的禅唱经声,以木鱼青磐伴和。
  徐子陵愕然道:"我要见的是……"
  和尚面无表情的打断他道:"小僧明白,施主见到方文自会明白。"
  说罢就那么转身离开。
  徐子陵心中涌起不妥当的感觉,头皮一阵发麻,深吸一口气,步进禅堂去。
  堂内对门的一端供着三宝佛,坛前燃起檀木,烟气燎绕,香溢禅堂。
  一位高瘦老僧朝门而坐,眼观鼻,鼻观心,法相庄严,手持佛珠、口中吟吟有词。
  似乎并不晓得有客来访。在他面前有个蒲团,似为徐子陵而设。
  入寺拜佛,徐子陵脱掉靴子,叩首三拜,径自走到蒲团学对方般盘膝坐下,没有说话。
  圣光大师纹丝不动,那对埋在满面皱纹里的眼睛忽然上扬,像两盏明灯般往他射来,道:"如何修行?"
  徐子陵心叫"来哩",微笑道:"请大师指点。"
  圣光大师道:"大凡修行须是离念,明得三界无法,本来无物,方解修行。不见古来有一持戒僧,一生持戒,忽因夜行踏着一物作声,疑是腹中有子无数的蛤蟆,惊悔不已!睡后梦见数百蛤蟆索命,大惊而起。到天晓观之,乃一老茄耳。"
  徐子陵心中暗叹,知是圣光老僧要借此故事点化自已。
  对佛家来说三界本无实物,一切都是幻象。就像故事中持戒僧踏到的东西,究竟是蛤蟆?还是茄子?如说是蛤蟆,天亮时看到的是茄子。如是茄子,睡梦中又有蛤蟆来讨索性命。只因心尘末脱,境由心生,致流转三界,不能超脱。
  这则故事分明是针对自己对师妃暄的妄求而发,由此推测,师妃暄的考虑肯定没有什么好结果。
  师妃暄为何不把考虑后的决定直接告诉他,却要通过圣光大师的口说出来?弄得他既狼狈又尴尬。
  若非要告诉她有关假老叹的事,说不定他会立刻拂袖离开。
  此刻只好苦笑道:"多谢大师点化,小子明白啦,请问小子可否见师小姐一面、小子有要事须上报。"
  圣光平静的道:"妃暄刚离开龙泉,返回静斋。"
  这两句话像晴天霹雷,震得徐子陵全身发麻,脑际一片空白。
  圣光一瞬不瞬的静观他的反应。
  完了!一切都完了。
  所有渴望、期待、企盼刹那间灰飞烟灭,不留半点痕迹。
  他的心反平静下来,灰烬般的死寂。
  徐子陵对生命一向无求,过的是随遇而安的生活,如非有寇仲在旁催迫督促,他今天绝不会成为名震天下的高手。
  有所求必有所失。
  这是继石青璇后对他最严重的感情打击,他感到万念俱灰,甚至不愿问圣光大师为何师妃暄可置石之轩和金环真的事不顾,匆匆赶返静斋。
  茫然间,他感到自己站起来,移到门旁拿起靴子。
  圣光道:"施主!"
  徐子陵生出极端荒谬的感觉.事情开始得荒谬,结束得更荒谬。
  一边想着,一边缓慢而专心的穿上靴子。
  就算不从佛家的角度去看。世上每一件事的本质,根本都是荒谬的。
  男女为何要爱得难分难解?人为何要自相残杀?生命究竟有什么目的?广袤无边的宇宙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徐子陵哈哈-笑道:"我真的明白!但又是真的不明白。大师请啦。"
  说罢离开,步下禅堂台阶,目所见了无人迹,耳所闻再无敲经念佛的声音。
  宏伟的寺院,成荫的树木,落在徐子陵眼内却有种辉煌背后的荒芜。
  他把本挽在手弯的羊皮抱洒然搭到肩上,忽然哑然失笑.摇头叹-口气,举步前行。
  没有师妃暄的生命正在命运的前方恭候他的大驾,他从没想过师妃暄竟在他心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失去她之后的天地,再没有以前丰盛感人的色彩。即使先前向她提出爱情的要求,仍有点游戏的成份,被拒绝是理所当然的事,不会像如今的痛苦失落。
  可是她实在太绝情,躲避瘟疫般逃回静斋去。
  转入主堂的路,徐子陵全身剧震、不能置信的朝左望去,一身男装的师妃暄正安坐园内的小亭处,玉容静若止水的凝望他。
  徐子陵失声道:"你……"
友情链接:豆豆小说 - 豆豆小说阅读网 - 豆豆言情 - 猪猪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席绢 - Stock Analysis - 股票分析预测 - 豆豆股票分析
CopyRight © 2020 本作品由豆豆书库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