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铃半剑 第二章(5)

  “师”字还未出口,人已晕倒在地。
  卞灵筠见他师徒这等天性,感动万分,不由蹲下身去,扶起公孙玉上半身,从自己怀中取出一粒灵丹,塞向他口中,并为公孙玉慢慢按摩点拍。
  公孙玉悠悠醒转,见自己倚在卞灵筠的香怀之内,不由脸上一红,强忍珠泪,起立谢道:“卞妨娘千里传书,感激不尽,请怒公孙玉方才出言无状!”
  卞灵筠幽幽一叹道:“你且慢谢我,先把元修道长遗书看完,我们之间,恩仇尚自难定!”
  公孙五那里懂她话中涵意,低头一看手中思师所遗血书,不由全身抖颤,有些不忍开视。
  卞灵箔体会他这种心情,轻抬玉臂,把公孙玉按坐亭边栏扦之上,柔声说道:”天南三剑横剑就义之时,何等壮烈?公于且振英风,你方才不是念道‘人生仇恨谁能免?’,这大概也是劫数使然,徒悲何益?”
  公孙玉闻言不禁一阵惺渐,觉得这少女卞灵筠,怎的武功见识,好似件件商过自己!剑眉微剔,一咬钢牙,把手中血书,展开细看,只见元修道长除把当年与六调神君万挨午结怨经过、及此次冷云谷中互相赌命情形,详细写明之外,并告知公孙玉,说是本门“无极气功”本来可以独步天下,胜过六沼神君所练“纯阳真解”!但因缺乏一部“柔经”,互相融会贯通,以致不能达到“至柔克刚的无上境界”,而为六调神君所败,师兄弟三人,饮恨幽谷!“这部柔经,据说共总不过百字,极其奥秘精妙,数十年来,为寻找此物,不知费了多少心力,依然不知究在世问何处?接此遗书之后,不必过分悲戚,我师兄弟舍命成仁,已为中原武林各派,暂时阻止住了一场莫大浩劫,死亦瞑目!你两位师兄,一尘一鹤,均在江湖行道,踪迹靡定,可设法将此耗告知,师兄弟三人,专心寻找那部柔经,倘苍天有眼,此愿能偿,不但深仇足雪、并可除去这个盖世魔头,立场莫大功德!
  六调神君万候午,人虽凶毒无伦,但极爱羽毛,一言既出,决不反悔,这寸‘年之内,中原不会现他踪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十年后的六调之约,祸福吉凶,自难逆料。但能为人忘我,竭力以赴,便不愧为天南三剑的门下弟子!”
  未后并又写着:“三元剑阵,发招收式,均有一定规矩,依我心中默计,与六馏神君的第二场赌斗,元真师第是在整整第一百招上失手落败!但他女弟子卞灵筠,却蓄意成全,多报一招,才使六沼神君,如约在六诏山纯阳宫内,自禁十年,中原武林免得骤遭浩劫!此举功德无量,但此女叛师反助外人,必有隐情,倘若是她传书,或他年六沼相会之时,不可把这卞灵筠当作仇敌看待!”
  公孙玉看完师傅遗书,益发泪如泉涌,转过身来,竟向着卞灵筠恭身下拜。
  慌得卞灵筠盈盈还礼,把公孙玉扶起身来,脸泛娇红,柔声问道:“公子怎的施这重礼?”
  公孙玉俊目之中,仍泛泪光,长叹一声说道:“卞姑娘!你在括苍山绿云谷中,不但亲手埋葬我一。位师长遗蜕,并还在临场监战之时,蓄意成全,多报一招,暂免中原武林十年浩劫,此恩此德,实同天大!公孙玉旦夕焚香,犹恐不足,区区一拜,怎有重礼之称?
  不过尊师和我却怨比海深,他日六诏山了断恩仇,只能各算各帐呢!”
  卞灵筠见公孙玉神情那等悲切,眼圈也自微红,和声劝道:“天南三剑,真个高明,我这一念之私,居然仍能看出!照理说双方赌斗,暗助外人,岂不形同叛逆?但一来我与六诏神君,并非纯粹师徒关系,另外有一重连六调神君都想不到的恩怨,存乎其间,二来也着实敬佩天南二剑那种舍身救世的崇高志愿,偏偏在第一百招上,元真道长长剑脱手,倘当真直说,中原武林立时便是一番浩劫,三位老人家,岂非白死?所以才甘昌奇险,多报一招,元修道长遗言之中,若不提起,我也决不会告诉公子!至于埋葬遗蜕一事,慢说是这样三位武林奇侠年高前辈,就是路见朽骨,也理所应为,怎敢当公子‘恩同天大’之语?我们虽然萍水相逢,但有这段渊源,就此订交,他年你把绝艺练成,六调赴约之时,千万先到白鹿峰脚下的碧云魔中,请了性大师送信,与我见上一面,当可知道纯阳宫内的不少虚实,再定进取之计!”
  公孙玉见这卞灵筠,吐属清柔,丰神绝世,加上那一身白色衣裙,在夜风之下,飘拂不定,简直就像一朵无垢莲花一般,超尘脱俗。
  这样一位绝代佳人,偏偏会是六调神君那等盖世魔头的门下弟子,双方师门仇深似海,但她本人却又对自己有无比厚恩!一席话中萍水订交,柔情似水,是缘?是孽?是梦?是真?心头宛如五昧瓶翻,苦辣酸甜,同时并作。
  卞灵筠见公孙玉这种神情,知道他百感交集,想起自己的隐情身世,也是一阵伤怀,凄然一笑,走近公孙玉身边,宛声慰道:“六调神君尚须等我复命,在此不能久留,今日一别,十年以后,才得重逢!孤茕身世,彼此相伶,玉哥哥若不嫌弃,你叫我一声筠妹何如?”
  公孙玉自幼孤苦,何曾有过这样一个如花解语,比玉生香的知心着意之人?虽然乍合便离,但这种曲曲柔情,已足够楼心刻骨,相思没世!脱口叫道:“筠妹恩情,公孙玉粉身难报!你且在六沼,等我寸‘年’!”
  卞灵筠望着公孙玉的讽爽英姿,也真不舍遽尔分离,但想起六沼神君的御下之酷,银牙一咬,忍泪回身。
  公孙玉不好挽留,瞥眼又看见地上的元修道长遗书和那半剑一铃,暗想茫茫天道,太已难论!恩师及两位师叔,仗义江湖,济救民物,不知作了多少善事,到头来怎会落到如此收场?不由得两泪如倾,念了声:“底事英雄偏薄命!”
  满怀怨愤,无处发泄,竟举起手中玉笛,往假山石上砸去!
  突然香风一阵,玉笛被人接住,卞灵筠偎在公孙玉怀中,取出罗中,为他试去颊上泪痕,满含情意的柔声说道:“由来红粉最怜才!’十年之约,只要玉哥哥你能发奋图强,报仇尽可有望,我在六沼静候好音,这支玉笛何必毁去,送与小妹,以便对物兴念!”
  公孙五把手一松,玉笛被卞灵箔取去,掌心中却塞进了一件软绵绵之物。
  卞灵筠柔肠百转,知道再若不走,必致两误!强忍满眶珠泪,一声“珍重”连头都不回,双足微点,在月光之下,白衣飘飘,越过假山,电疾而逝。
  这原是卞灵筠和公孙玉牵情相谈的经过。
  这时卞灵筠在闲抚瑶琴以后,偶触相思,随意吟哦了两句“重光词”,不想却被妹妹戴天仇听去,加以调侃、不禁微觉娇羞,加以反击。
  当年戴天仇又如何和公孙玉相谈的经过也有一段极妙的插曲。
  且说当年卞灵筠在月光下,白衣飘飘冲天电驰而去,留下公孙玉痴痴木立,心头一片纷坛,半天半天,才稍觉清醒,一见手中软绵绵之物,原来就是卞灵筠替自己拭泪的那方罗中.温香犹存,伊人早渺,由不得又一阵微微出神!
  收拾起思师遗物,转回房中,六沼神君的深仇,卞灵筠的深情,加上两位师兄行踪何觅?那部关系报仇大计的“柔经”藏处何寻?
友情链接:豆豆小说 - 豆豆小说阅读网 - 豆豆言情 - 猪猪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席绢 - Stock Analysis - 股票分析预测 - 豆豆股票分析
CopyRight © 2020 本作品由豆豆书库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