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误 第八出 和鹞(1)

  〖青哥儿〗(副净上)清明近,游人闹,好风光,大家欢笑。风筝糊不到春郊,高高放去,又有一场脾燥。
  
  我戚友先,到郊外游春,教家人拿风筝去画,此时还不见来。你看放风筝的好不多!万一来迟,天上放满了,挨挤不上,却怎么处?
  (末持风筝上)催急既愁尊客恼,来迟又怕主人嗔。大爷,风筝来了!
  (副净看见,怒介)我教你拿去画的,为甚么教他写起字来?
  (末)小人央韩相公画。他说没有颜料。故此题了一首诗。
  (副净)他做出来的事,就是惹厌的。横也是一首诗,竖也是一首诗,他就打死了人,少不得也把诗来偿命!没奈何,只得将就放放罢了。
  (放介)妙!妙!妙!你看,一放就放上去了。如今着实放线,比别人家的,分外高些才妙。
  (倒行放线介)
  〖剔银灯〗纸鸢儿,又轻又巧;才放手,上天去了!只怕臭诗熏得天公恼,遣天兵,把诗人尽剿。我将那代笔的名儿直报,念区区,生平不作孽,望乞恕饶。(末随下)
  〖一剪梅〗(小旦上)最是春光易得消,才过元宵,又过花朝。(旦上)芳菲时至不相饶,才放山桃,又放庭蕉。
  
  (小旦)妾身自从老爷去后,与二娘分作两院而居,虽然眼界略窄了些,倒喜得耳根清净。
  (对旦介)我想春天日子最易得过,记得新年和你爹爹饮酒,被那老东西闯来,厮闹一场,如今又不觉清明到了。你不可虚负时光,勤勤做些针指,就是笔砚也不可荒疏。如今春光明媚,你可随意做首诗来我看。
  (旦)这等求母亲命一个题,限一个韵。
  (小旦想介)
  (内扯风筝,落下介)
  (小旦、旦惊介)呀!什么东西,从天上掉下来!
  〖啄木儿〗(合)如星陨,似雪飘,百尺游丝旋又绕。(拾看介)却原来是半空中,线断风筝,为甚的数行皂墨染云涛?莫不是玉楼坠下修文的草,莫不是楚歌吹散军人的稿,为甚的郢曲传来万丈高?
  
  (共读前诗介)
  (小旦)我儿,这是才人忧愤之词,偶然题在风筝上的。你方才问我索题、索韵,不如就将这拾得的风筝为题,和他一首,写在后面与我看。
  (旦)别人家的诗,和他做什么?
  (小旦)会做诗的,随眼看见都是题,随手拈来便是韵,你不见常有“和壁间韵”、“扇头韵”的?不过是借他题目,写我襟怀,又不与那做诗的人看见,这有何妨?只是如今人和诗,板板的依那几个字,没有一毫生趣。我如今另创一种和法,要从尾韵和起,和到首韵止,倒将转来,叫做“回文韵”,你就照式和来。
  (旦背手闲步,寻诗介)
  〖前腔〗晴斜盼,手背抄,绕径寻诗莲步小。只因这拾风筝题目偏新,好教我和阳春,想路难超。不知母亲为甚么缘故,见了风筝上的诗句,就生出这种和法来。他不过龙蛇几笔真连草,又不是“鸳鸯”两字颠还倒,为甚的把织锦回文和法教?
  
  (净冲上)南阮无心邀北阮,东施有意拉西施。二小姐,大小姐说:“多时不见,请你过去谈一谈。”
  (旦)这等你立一立,待我做完了诗,就同你去。(捏笔写介)
  (净向小旦介)这是那里来的风筝?写他做什么?
  (小旦)不知是那家的,放断了线,落将下来。上面有一首诗,我教他和韵。
  (净)原来如此。
  (旦写完,付小旦介)诗已和完,求母亲改削,孩儿去一去就来。才和飞来句,旋为拉去人。(同净下)
  (小旦念诗介)“何处金声掷自天?投阶作意醒幽眠。纸鸢只合飞云外,彩线何缘断日边?未必有心传雁字,可能无尾续貂篇。愁多莫向穹窿放,只为愁多谪却仙。”好诗!好诗!我想人家女子,有才的,未必有貌;有貌的,未必有才,就当才貌都有了,那举止未必端庄,德性未必贞静。我的女儿件件俱全,真个难得。
  〖三段子〗他情娇态娇,笔姿儿比容更娇;识高智高,德性儿比才更高。老成不觉年轻小,端庄增却容颜好。不枉了人唤“千金”我掌擎珠宝!
  
  (末冲上)纸鸢不是衔泥燕,何事飞来王谢家。门上有人么?
  (丑上)是那个?
  (末)我是戚衙的管家。方才我家公子放风筝,偶然断了线,落在你府上,烦你寻一寻。
友情链接:豆豆小说 - 豆豆小说阅读网 - 豆豆言情 - 猪猪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席绢 - Stock Analysis - 股票分析预测 - 豆豆股票分析
CopyRight © 2020 本作品由豆豆书库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