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集第十六卷 散文并不“散”(1)

  我们今天的散文多数是用白话写的。按说,这就不应当有多少困难。可是,我们差不多天天可以看到不很好的散文。这说明了散文虽然是用白话写的,到底还有困难。现在,我愿就我自己写散文的经验,提出几点意见,也许对还没能把散文写好的人们有些帮助。
  一、散文是用加过工的语言组织成篇的。我们先说为什么要用加过工的语言:散文虽然是用白话写的,可并不与我们日常说话相同。我们每天要说许多的话。假若一天里我们的每一句话都有过准备,想好了再说,恐怕到不了晚上,我们就已经疲乏不堪了。事实上,我们平常的话语多半是顺口搭音说出的,并不字字推敲,语语斟酌。假若暗中有人用录音机把我们一日之间的话语都纪录下来,然后播放给我们听,我们必定会惊异自己是多么不会讲话的人。听吧:这一句只说了半句,那一句根本没说明白;这一句重复了两回,那一句用错了三个字;还有,说着说着没有了声音,原来是我们只端了端肩膀,或吐了吐舌头。
  想想看,要是写散文完全和咱们平常说话一个样,行吗?一定不行。写在纸上的白话必须加工细制,把我们平常说话的那些毛病去掉。我们要注意。
  二、散文中的每个字都要用得适当。在我们平日说话的时候,因为没有什么准备,我们往往用错了字。写散文,应当字字都须想过,不能“大笔一挥”,随它去吧。散文中的用字必求适当。所谓适当者,就是顺着思路与语气,该俗就俗,该文就文,该土就土,该野就野。要记住:字是死的,散文是活的,都看我们怎么去选择运用。“他妈的”用在适当的地方就好,用在不适当的地方就不好,它不永远是好的。“检讨”、“澄清”、“拥护”……也都如是。字的本身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全凭我们怎给它找个最适当的地方,使它发生最大的效用。就拿“澄清”来说吧,我看见过这么一句:“太阳探出头来,雾慢慢给澄清了。”“澄清”本身原无过错,可是用在这里就出了岔子。雾会由浓而薄,由聚而散,可不会澄清。我猜:写这句话的人可能是未加思索,随便抓到“澄清”就用上去,也可能是心中早就喜爱“澄清”,遇机会便非用上不可。前者是犯了马虎的毛病,后者是犯了溺爱的毛病;二者都不对。
  一句中不单重要的字要斟酌,就是次要的字也要费心想一想,甚至于用一个符号也要留神。写散文是件劳苦的事;信口开河必定失败。
  三、选择词与字是为造好了句子。可是,有了适当的字,未必就有好句子。一句话的本身须是一个完整的单位;同时,它必须与上下邻句发生相成相助的关系。有了这两重关系,造句的困难就不仅是精选好字所能克服的了。你看,就拿:“为了便于统制,就又奴役了知识分子。”这一句来说吧,它所用的字都不错啊,可不能算是好句子——它的本身不完整,不能独立地自成一单位。到底是“谁”为了便于统制,“谁”又奴役了知识分子啊?作者既没交代清楚,我们就须去猜测,散文可就变成谜语了!
  句子必须完整。完整的句子才能使人明白说的是什么。句子要简单,可是因为力求简单而使它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也行不通。简而整才是好句子。
  造句和插花儿似的,单独的一句虽好,可是若与邻句配合不好,还是不会美满;我们把几朵花插入瓶中,不是要摆弄半天,才能满意么?上句不接下句是个大毛病。因此,我们不要为得到了一句好句子,便拍案叫绝,自居为才子。假若这一好句并不能和上下句作好邻居,它也许发生很坏的效果。我们写作的时候虽然是写完一句再写一句,可不妨在下笔之前,想出一整段儿来。胸有成竹必定比东一笔西一笔乱画好的多。即使这么作了,等到一段写完之后,我们还须再加工,把每句都再细看一遍,看看每句是不是都足以帮助说明这一段所要传达的思想与事实,看看在情调上是不是一致,好教这全段有一定的气氛。不管句子怎么好,只要它在全段中不发生作用,就是废话,必须狠心删去。肯删改自己的文字的必有出息。
  长句子容易出毛病。把一句长的分为两三句短的,也许是个好办法。长句即使不出毛病,也有把笔力弄弱的危险,我们须多留神。还有,句子本无须拖长,但作者不知语言之美,或醉心欧化的文法,硬把它写得长长的,好像不写长句,便不足以表现文才似的。这是个错误。一个作家必须会运用他的本国的语言,而且会从语言中创造出精美的散文来。假若我们把下边的这长句:不只是掠夺了人民的财富,一种物质上的掠夺;此外,更还掠夺了人民的精神上的食粮。
  改为:
  不只掠夺了人民的物质财富,而且抢夺了人民的精神食粮。
  一定不会教原文吃了亏。
  四、一篇文字的分段不是偶然的。一段是思想的或事实的一个自然的段落,少说点就不够,多说点就累赘。一句可作一段,五十句也可作一段,句子可多可少,全看应否告一段落。写到某处,我们会觉得已经说明了一个道理或一件事实,而且下面要改说别的了,我们就在此停住,作为一段。假若我们的思路有条有理,我们必会这么适可而止地、自自然然地分段。反之,假若我们心中胡里胡涂,分段就大不容易,而拉不断扯不断,不能清楚分段的文章,必是糊涂文章。有适当的分段,文章才能清楚地有了起承转合。有适当的分段,文章才能眉目清楚,虽没有逐段加上小标题,而读者却仿佛看见了小标题似的。有适当的分段,读者才能到地方喘一口气,去消化这一段的含韫。近来,写文章的一个通病,就是到地方不愿分段,而迷迷糊糊地写下去。于是,读者就因喘不过气来,失去线索,感到烦闷,不再往下念。
  写完了一段,或几段,自己朗读一遍,是最有用的办法。当我们在白纸上画黑道儿的时候,我们只顾了用心选择字眼,用心造句;我们的心好像全放在了纸上。及至自己朗读刚写好的文字的时候,我们才能发现:(1)纸上的文字只尽了述说的责任,而没顾到文字的声音之美与形象之美。字是用对了,但是也许不大好听;句子造完整了,但是也许太短或太长,念起来不顺嘴。字句的声音很悦耳了,但也许没有写出具体的形象,使读者不能立刻抓到我们所描写的东西。这些缺点是非用耳朵听过,不能发现的。
友情链接:豆豆小说 - 豆豆小说阅读网 - 豆豆言情 - 猪猪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席绢 - Stock Analysis - 股票分析预测 - 豆豆股票分析
CopyRight © 2020 本作品由豆豆书库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