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集第十五卷 抗战以来文艺发展的情形(3)

  关于文艺必须是综合的,是指我们的“认识”说的。初期抗战文艺的所以空洞,正因为我们的认识是片面的,是间接的。要打算把文艺水准提高,必须增加认识。比如,我没有到昆明以前,只知道北京是一个大城,昆明大概是一个荒凉的野地,不知到了昆明以后,昆明也是这样好,看到我们有这样大的土地,我们就认识我们的力量,决不会很快就完的。不过我们的弱点是很多的,我们应该认清这点才能矫正初期抗战文艺的空洞,作家必须是全民族的心灵,这样才能描写抗战。抗战初期的文艺是不够的,那只是高射炮的破片,并不是重轰炸机。
  我们今天写文章,应该让自己的心和社会同样的跳动,否则决写不好。我们不能象过去一样自居为高等华人而去可怜一般人民,须知每一个简单士兵的描写实在是代表全部文学史的。中国几千百年都以为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一个农民去参加抗战的队伍,辗转经过许多地方,使用新武器来打仗——这是千百年文化的综合,不看清楚这点,就无法描写。
  所谓文艺是要本位的,是一技巧问题,世界的眼光和本地风光的本位技巧并无冲突。外来的固应该接受,本来所有的亦应学习,我们需有现实的眼光,不能象五四时一样永远模仿西洋的语言和技巧,也须用自己的语言和技巧完成自己的东西,明日之文艺必须走这条路。抗战初期作品之浮浅,描写的潦草,是由当时印刷条件,与民众急需抗战读物的条件而决定的。战争的延长,文艺此后会依着上面三个原则渐渐发展下去,生长起来,我们决不以抗战初期作品是浮浅而悲观,觉得它无用,要以它的发展来注视。现代文坛的沉寂,大概便因一部分人在埋头著作,或搜集写作材料,不因为印刷之困难,材料收集之不易,作家生活之困难,而不能有显著之成效,这是希望社会上给予帮助的。
  民族形式问题
  抗战以来,我们感到文艺的最大的缺点是未能深入民间,抗战前很少有人到民间去。抗战后写家们深入到军民中,才知道民间根本不知道新作家的作品。这使大家知道必须研究如何才可使民众知道,于是他们发现这不知道的原因主要是文法,叙述的方法。西洋的结构与中国的平铺直叙不相合,此外还有语言问题。文人遇到了这些事,便提起了如何大众化的问题,如何通俗化的问题,以习惯的五四以来的白话去接受民间文化,仍有大隔阂,因为民间仍有他们的通俗读物,我们若是全盘用民间固有的东西,那就投降了他们,文艺本来是领导他们的,决不应当投降他们。他们当中有活语言但也有已死的,所以有时我们利用它时就感到困难,如此“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就很难加入民间的鼓词中去。
  有一种人主张不为文艺着想,照着民间式样加入抗战的材料,一点一点教育民众,这是教育问题,不是文艺家的事。现在中宣部教育部有人在那里作这样的事,他们只是减少一点腐败的,增加一点新的,这就是旧瓶装新酒的办法。
  第二种人主张要保持文艺性,虽然仍用旧瓶,但仍顾虑到文艺性,此种人对地方东西很有研究,不过他们仍受限制,如何用旧戏来写现在的事,有时驴唇不对马嘴,因既用旧形式,要用旧故事写才好。因为旧事情表示新思想有时就不可能,新思想与旧形式不会相合的,所以这种办法只能延长老的生命,在抗战中也许有一点作用。但究竟因了限制,如只能用岳穆激动抗战忠心,但不能指导目前如何抗战。
  第三种作者不主张用旧瓶,但受第二种人的影响,他们仍按自己创作的方式去做,不过没法使文艺传入民间,但不套老套。这时候传来苏联的“民族的形式,革命的内容”的口号。
  这个口号在苏联本是容易解释的,因为苏联民族复杂,各民族发展自己的东西,只要内容为革命的就成了。但在中国自古以来大部分全用汉文,所以这问题成了专对汉文讲,结果就成了接受自古遗传下的宝藏问题,但这接受是指《红楼梦》呢?是指《水浒》?或者指《离骚》?都无一定标准。因而转成民间形式问题,这与原来的意思不同了。假若这问题放在藏蒙苗胞等身上,便可成为“民族形式抗战内容”,与原旨相符。可是,大家没有这样讨论,结果“民族”几乎变成“民间”了。民间现在活着的东西如何应用,与民间的形式问题的讨论很多。现在大致概括为两种:(一)现在活在民间的文艺,结构虽不大完美,但它的形式,描绘,词句,是我们所不及的。这一派人于是主张我们要从这些口头的活文学去学习,去发展它,才可得出真正民族形式,这就是说从固有的东西中建设起新的文艺来。
  (二)另一部分人认为文艺必须是创作的,决不能模仿,要顾到言语美,描写的特色,但是民间固有的东西不足为新文艺的源泉,讨论详情不细述,不过今年春天已算终止,胜利是属于后者。
  这次讨论有很好的作用,我们由讨论中发现了活的文艺,有许多人便在研究同一故事怎样在各地有不同的表现方法,这是很有用的考察,同时因考察而生出许多问题来,这些将来又对我们的创作必有很大帮助。
  我个人的经验:觉得把握旧瓶装新酒的问题太复杂,技巧之把握就须费许多时间,如旧戏就有服装,脸谱,台步,歌唱等问题都须研究,因为只有技巧熟了,才动得笔,而且就是把握住以后,新旧仍不易调和,如“地溜平”、“马能行”、“马代战”等已不使用,但新言语又因音韵等问题而不易用,顾新就不能顾旧,多一分旧便少一分新,二者是不易调和的,如全用新方法,我可以很顺利的去写作,一顾到旧,则写出的东西失去了活泼,且写起来很费时间,所以,依我的意见,我是赞成仍沿用我们五四以来的文艺道路走去,只要多注意自然,不太欧化,理智不要妨碍感情,这是比较好的一条路。主要的问题在深入大众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更深的同情他们,这比只知道一点民间文艺的技巧,更为确实可靠。
友情链接:豆豆小说 - 豆豆小说阅读网 - 豆豆言情 - 猪猪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席绢 - Stock Analysis - 股票分析预测 - 豆豆股票分析
CopyRight © 2020 本作品由豆豆书库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